最新一期《时代》亚洲版杂志发表文章《为了共同的记忆,南京向全世界证物提供者致谢》,向西方读者介绍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了解南京大屠杀史实的权威渠道、记忆之场,并向全世界为还原和传播南京大屠杀史实作出努力的人们致敬。
读史明志,增信笃行。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与文明成果中汲取智慧、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60人到23918人,从1994年到2023年……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下文简称纪念馆),近三十年来,一直活跃着一支以紫金草命名的志愿者队伍。一代代紫金草志愿者以微光聚成火炬,传递着和平声音。
每一声长鸣,是缅怀;每一声长鸣,是警醒;每一声长鸣,更是对未来的祈愿。
今年12月13日是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让我们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一件件文物无惧时间的变迁,无言地诉说着那段黑暗的历史。
历史痛感未敢忘,勠力同心谋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