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正能量

2025-09-16 15:47:48 来源:经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充分彰显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鲜明立场,明确宣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引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我们要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推动人类发展巨轮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诠释民族尊严保卫世界和平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卓越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列强侵略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饱经沧桑磨难,中国人民经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日本对华持续侵略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犯下滔天罪行,激起中国人民的顽强反抗。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后,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和行动,中国由此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并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救亡图存、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空前的高度。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坚定不移推动全民族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

  经过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彻底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正义、光明、进步必将战胜邪恶、黑暗、反动。”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诠释民族尊严、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在规模空前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展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是东方唯一的反法西斯战场,牵制和抗击了日本陆军的主要兵力。14年抗战,中国军民歼灭日军150余万人,占日军在二战中伤亡总数的70%以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且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对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同美国、英国、苏联共同发起旧金山会议,共商建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

  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我们举行盛大阅兵仪式,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是人类共同事业,需要各方共同争取和维护”“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有希望”。在和平与安全问题上,中国是世界上纪录最好的大国。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理念,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

  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遭受列强的侵略、凌辱、掠夺达百年以上,但中国人民不是从中学到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而是更加坚定了维护和平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从未主动挑起过一场战争,从未侵占别国一寸土地。中国也是世界上唯一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写进宪法的国家,是核大国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自1990年起,中国军队正式加入联合国维和行动。35年来,中国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也是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为遏制局部冲突升级、纾解人道主义灾难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倡导并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分歧和争端,建设性参与国际地区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在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中国主张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

  中国坚持正确二战史观、坚定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坚持和维护联合国权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持续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国是世界和平的积极建设者、全球发展的重要贡献者、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中国力量每增长一分,世界和平希望就增多一分。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发愤图强、艰苦创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同时也要看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团结还是分裂、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十字路口。

  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义的信念不可动摇,和平的期盼不可阻遏,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我们要以史为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教训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为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坚持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充满战争、贩奴、殖民、掠夺等血腥罪恶,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深重苦难。中华民族经历了西方列强侵略、凌辱的悲惨历史,深知和平的宝贵,决不可能重复西方国家的老路。”中国式现代化通过激发内生动力与和平利用外部资源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国家发展,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实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越走越宽广,将更好发展自身、造福世界。

  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光辉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人类不能回到丛林法则,应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原创性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时代课题给出的中国答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努力目标,以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为实现路径,以践行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普遍遵循,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基本支撑,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为战略引领,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表明,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任何人、任何势力、任何艰难曲折都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步伐。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只要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携起手来,坚持以史为鉴、以和为贵,做到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够消弭战争根源,让世界正气充盈、乾坤朗朗,就一定能够开创人类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光明未来。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

  

【责任编辑:徐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