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老照片馆:定格古城记忆 提供历史镜鉴

2025-03-11 11:51:29 来源:马鞍山日报

  龚正理讲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走进当涂老照片馆,仿佛踏进了时光隧道,这座小城的历史触手可及。从晚清在当涂设立的长江水师提督署衙门,到民国时期的“九街十八巷”;从1947年清源门城楼的破败景象,到如今清源门城楼的焕新面貌;从激情燃烧岁月留下的印记,到改革开放初期涌动的春潮……近400幅或黑白或彩色的光影里,一幕幕难忘的历史画面被打开,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人物鲜活起来,一件件尘封的往事浮现出来。

  这是一家民办非营利性老照片馆,创办者龚正理是当涂县姑溪初中退休高级教师,现任马鞍山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民盟当涂县支部主委、当涂县摄影家协会主席。老照片馆创办5年来,接待市民游客1万多人次,成为记住乡愁的打卡地、青少年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基地。

  在定格古城记忆中唤醒乡愁

  当涂老照片馆,坐落于当涂县姑孰镇翠竹小区34号,原当涂老县城的三条巷和四条巷之间,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共设六个主题展厅,分别为“人物篇”“岁月遗梦”“艰辛历程”“新旧对比”“激情年代”“改革春潮”。

  在谈起自己创办私人老照片馆的初衷时,龚正理说:“老照片是最好的历史见证,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当涂的过去,我愿意将多年来搜集到的珍贵老照片,加上自己拍摄的照片,作为当涂的历史资料,向市民展示、供大家品鉴。我想为提升当涂的文化品牌,促进当涂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作一点贡献。”

  退休前,龚正理是一名数学老师,教书育人之余尤其爱摄影,拍摄的照片曾获过全国大奖,被国家档案馆收藏。照片拍得越来越多,眼中的世界越来越大,涉及的领域越发广阔,他不仅将自己拍摄的不同年代照片一张张精心收藏起来,还专门收集整理有关这座小城经济、生活、人文等方方面面的历史照片,并将这些照片贴上标签,整理归档。

  2020年退休后,面对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龚正理有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想法。他决定将这些照片展示出来,让更多人了解当涂历史,从中汲取知识和营养。经牵线搭桥,龚正理得到姑孰镇提署社区的支持,在密密麻麻的楼宇间,为他争取到一处临时闲置场所。龚正理又自掏腰包20万元用于装修装裱,这才有了面貌一新的老照片馆。

  在老照片馆的显著位置,有一幅晚清在当涂设立的长江水师提督署衙门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为了找到这张老照片,龚正理跑遍了多个城市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最后在南京市图书馆有了收获。“当时在馆员的帮助下,以太平府条目打开馆藏后,才发现了这张照片。当时的长江水师提督署衙门坐落于现当涂饭店位置,如今当涂的提署路路名就来源于此。”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依然难掩激动。

  为了丰富馆藏,除了四处奔波,龚正理还在线上线下发起“寻找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活动,得到许多人的支持。开国将军王集成的后人送来了当年新四军在当涂抗日的照片,海外侨胞从大洋彼岸寄来了和当涂关联的传家宝,更多的是老一辈摄影爱好者拿出来的心头之爱。“正因为有大家的支持,馆藏不断丰富,展品也在不断更新。”龚正理说。

  在提供历史镜鉴中焕发生机

  “每一张照片,都记载着一个故事,承载着一段历史。”龚正理说,当涂是一座历史名城,有2200多年置县史,这里文化底蕴丰厚,是历代文人墨客揽胜抒怀的绝佳境地,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小城经济飞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这给摄影师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也使老照片馆新增照片源源不断。要办好老照片馆,一方面要通过展览和讲述激发年轻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斗志,另一方面也要在提供历史镜鉴中焕发生机。

  馆里有一组当涂抗战老照片和一张1949年解放军从西梁山渡江的照片,这些都是讲述本地革命斗争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作为老师,龚正理一直借助老照片,进行思政教育。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龚正理总是提前做好讲解准备,迎接一批批青少年学生的到来。

  通过讲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让青少年学生更深切地了解到,原来自己的脚下也是一块红色热土: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年12月9日,当涂沦陷,日军所到之处,大肆烧杀抢掠;1938年7月,新四军二支队来到当涂,后在此进行大小战斗数十次,有力打击了日军,并在当涂建立了横山和大官圩两块抗日根据地;1938年8月,成立了以彭冲为书记的中共当芜县委员会,建立了地方抗日武装,成立了当涂县第一个党支部——庄村湾党支部……这些故事让青少年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青春是美好而难忘的,奋斗的青春才是最美。这一张张照片,就是最好的见证。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老照片馆,他们仔细辨认着、欣赏着、交谈着,看着年轻时的工作生活照,回忆起以前的点点滴滴,心情也好起来,脸上绽放出甜蜜笑容。王爱玉是一名非遗当涂民歌代表性传承人,自1959年参加演出以来,获奖无数,半个多世纪为当涂民歌的传承默默努力着,如今已是一位老人,她的一张张精美演出照,总会让人驻足。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龚正理一直用镜头忠实地记录着。

  自开办老照片馆以来,龚正理便成了义务讲解员,当涂过去和现在发生的故事,就这样走进大家的心里,被人们所熟悉。“还要在青少年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上多下功夫。”龚正理信心十足地表示。(记者 吴黎明)

 

 

【责任编辑:徐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