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烛光,缅怀同胞珍爱和平

2024-12-14 18:00:17 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多所高校举行“烛光祭”活动——

  点点烛光,缅怀同胞珍爱和平

 

 

  近日来,南京多所高校举行“烛光祭”活动,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祈愿世界和平。

 

  12月6日,在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前,一盏盏烛光陆续点亮。摇曳的烛光表达着师生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深切悼念,也照亮了通往和平的路。对于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二学生何璇来说,她不止一次参与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每次都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和心灵洗礼。

 

  2019年来宁求学,与南京这座城市结缘。在5年多的学习和生活中,她多次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通过图文和实物切实了解南京大屠杀历史。

 

  如何将这段历史讲述给更多人听?今年11月,在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心主任沈金霞的带领下,她和同学们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场生动深刻的思政课现场教学。活动结束后,何璇和3位同学录制了一节微党课“场馆里的思政课——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振兴中华”。微党课全篇9分多钟,分浩劫、暖阳、审判、前行4个主题。

 

  “和平年代,我们也要铭记历史,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砥砺前行。”何璇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要努力学习,提升专业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12月8日,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师生捧着摇曳的蜡烛、拿着素净的白菊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哀悼。他们中有一些是“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团队成员,他们始终致力于以约翰·拉贝和《拉贝日记》为切口,深入挖掘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细节,以青春之力传播和平之声,展现和平理念。

 

  “历时3年,我们进行了50余场海内外访谈。在整理出15万字的访谈资料后,《对话拉贝》一书汇编成册,今年顺利出版。”团队指导老师、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主任陈民介绍,今年暑假,团队还以德国6座重要城市为调研点,通过探访拉贝墓地、寻访拉贝后人、在莱比锡大学进行南京大屠杀问卷调查等活动,将关于和平的叩问与思考带入异国他乡,“我们还将出版原创绘本《1937,那些人》,预计将于2025年8月与读者见面。”

 

  12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2024级本科哲学专业团支书张雪莹同学参与了学校举办的“烛光祭”活动。虽然是天津人,但她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并不陌生。“我的母校是南开中学,周恩来总理是南开中学优秀毕业生,他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直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张雪莹说,高中时期,南开中学也会在每年国家公祭日期间举行悼念活动,“今年是我第一次在南京参加悼念活动,当看到烛光亮起,我对这段历史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生命更加尊重,对和平更加珍视。”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聚集在这里,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13日上午,当防空警报鸣响,南京财经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礼堂大厅,师生身着素装、手持菊花,列队肃立,面前的荧荧烛火寄托着哀思。师生用“烛光祭”的方式表达对死难同胞的敬意与缅怀,对历史之殇的追思与铭记,对当下和平的珍惜与守望。默哀毕,师生代表献花……

 

  此次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王伟文是一名大二学生、学生会对外交流中心负责人,她告诉记者,她从小就了解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所以到南京上大学后,第一时间就去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深切感受那段悲壮的历史。“为了更好组织此次活动,我查阅了大量史料,和很多同学交流,一说起那段历史,大家的情绪就汹涌而沉重。”王伟文表示,“烛光祭”等活动警示我们,不忘过去,珍爱和平,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前行。(李花 何洁)

【责任编辑:徐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