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和平之夜”接力诵读: “声声”不息,和平有你

2024-12-13 13:00:28 来源:南报周末

  2024年12月12日晚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夜

  南京中山门

  这里是“12•12 和平之夜”接力诵读

  活动现场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点是中山门。中山门是南京明城墙的十三座城门之一。1937年南京保卫战中,负责防御中山门的中国守军誓死不退,日军被一次次击退。直到1937年12月12日夜,守城部队在接到撤退命令后,才主动撤出中山门。”

 

  清冷夜色中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原副会长徐康英

  肃然而立

  开始诵读

  身旁是神情肃穆的青年学生

 

 

 

 

 

  “日本人进城以后,杀人放火,把小娃用刺刀刺死。一进城的时候就到处找败兵,只要看到你手上有老茧,就说你是败兵,用绳子拴着到江边杀了。大屠杀,杀死多少人啊,大方巷那个河里都是死人。”

  学生低沉的诵读声缓缓响起。他们诵读的内容来自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王秀英口述生活史《被改变的人生》,字字血泪瞬间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87年前那个至暗时刻。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7周年。记忆是凝固的历史,但它们不是静止的;声音是即时的情绪,但它们是可以被传承的。守一座城,为和平发声;奠三十万殇魂,祭八十七年乾坤。

 

 

 

 

 

  12月12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夜——

  我们以文字的灵魂、声音的力量

  行祭之礼

  在历史痛感中砥砺前行

  不忘历史,矢志复兴

 

 

  12·12 和平之夜

  作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后主题教育活动,“12·12 和平之夜”接力诵读已经举行了6年。今年的主题是“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在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下,由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周末报社联合南京诗词学会、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市分公司承办,以“金陵城殇”“不屈抗争”“铭记历史”“警醒后人”“祈愿和平”“圆梦中华”6个篇章为线索片段,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汇聚和平之声。

 

 

 

 

 

 

 

 

  12月6日,“和平之声 云上共读”线上平台已经率先启动。

  6个篇章,6位领读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原副会长徐康英,“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外孙女夏媛,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吕晶,紫金草文化传播使者、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黄荭,全国“红领巾奖章”五星章、江苏好少年、在宁学生代表廖翌轩,南京电视台主播韩永联,他们邀请所有南京市民,用声音接力,为和平发声。同时线上平台也设置了“共读寄语”栏目,请参与活动的每一个人,以文字的形式,留下国家公祭日最想说的话和最深刻的记忆,一同作为历史记忆传承的见证者。

 

 

 

 

  12月12日19点,“和平之夜”接力诵读现场活动开始。6位领读者和青年学生一起,分别在中山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挹江门丛葬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汉中门丛葬地、和平门、中华门六个地点接力诵读,从黑夜到黎明,倾听那段血与火的历史,用声音守护这座城。

 

 

 

 

  六个历史记忆之地,记录了87年前这座城市遭受的苦难,也见证了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同心凝聚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懈奋斗。

 

 

  《魏特琳日记》

  魏特琳教授的笔墨集中于收容了万余名妇孺难民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以女性的敏感与细腻,感同身受地写出了女性的恐惧、挣扎、苦难、屈辱与反抗。

  《被改变的人生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生活史》

  幸存者字字血泪,大量详实缜密的历史档案资料,还原了南京大屠杀前后南京市民的生活场景与人生故事,揭露了日军侵略暴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给死者》

  悲愤忧伤的文字直抵人心,回到鲜血染红的那个最冷的冬月,耳闻号哭之声,目睹惨绝之事……

 

  《最后的南京,我的1937》、《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梅秀英:得到美国人“华小姐”的庇护》《1937年,南京记忆》……字里行间,是振聋发聩的声音。

 

 

 

 

 

 

  2014年12月13日,首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举行,77位南京市青少年代表集体朗诵《和平宣言》,从此,朗诵《和平宣言》成为每年国家公祭仪式上的重要环节。《和平宣言》的作者、诗人冯亦同,也是多次参与“和平之夜”接力诵读的领读者。《母亲与墙》《江东门的沉思》《紫金花》《江东门的钟声》……他用最厚重的情感和最有力的文字写下了一系列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作品,脍炙人口。2023年诗人溘然长逝,但他留下的这些诗篇依旧在“和平之夜”活动上被诵读,也印证了接力活动“声声”不息。

 

 

 

 

 

  “外婆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日本政府承认南京大屠杀,最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永远要和平。”领读者之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外孙女夏媛讲述了87年前外婆一家9人被日军杀死7人、转瞬家破人亡的往事。如今,夏媛和儿子李玉瀚多了一个身份——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外婆常跟我说,她走了以后,我要把这个责任接下来,告诉更多的年轻人这段历史,为30万遇难同胞发声。历史不被遗忘,惨剧才能永不再发生。”

 

 

 

 

  铭记,不只为民族的悲怆

  纪念,只愿吾辈更加自强

 

 

 

 

  和平邮局

 

  接力诵读活动现场设置了“和平邮局”留言点,现场参与者可以在和平主题的明信片上写下感悟,盖上紫金草印章,投进邮筒。一封封寄托哀思与祝福的明信片,传递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理念。从最黑暗到最光明,在诵读中我们感悟历史,成为新时代和平的守护者。

 

 

 

 

 

  “声声”不息,和平有你

【责任编辑:徐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