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照宁:20年来,我坚持搜集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史料文物
2023-12-11 19:43 来源: 新华网
嘉宾简介:鲁照宁,美籍华人,文物捐赠人。自2004年起在海外持续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搜索史料,迄今已捐赠2300余件(套)。
访谈摘要:自2004年起,美籍华人鲁照宁在海外持续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搜索史料,迄今捐赠2300余件(套)。“我看到纪念馆放了超过100件我捐赠的物品时,我感觉付出没有白费,能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我很激动。” 鲁照宁说。
20年来,我坚持每天花费2-4小时搜寻相关的资料和遗留物
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我有6位家人遇难。有一位难产,当时的医院没办法接收;一位是小孩,遇上重庆大轰炸,在山洞里生病没办法救治;我的二叔公本在家避难,听到炮火停了,以为没事了就出门,结果被日本士兵捅死;还有一位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鲁美音(鲁照宁的姑奶奶,曾是空乘员),为救飞机上的一个婴儿被机枪扫射死了,她当时才26岁,还怀有身孕。
2003年,我来到纪念馆参观,感觉一些陈列品和资料不够详细。我回到美国后就开始关注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文物,开始了就没有停过。
20年来,一般我每天花费2-4个小时在网络上搜寻打捞相关的资料和遗留物。我征集文物和史料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我的工资,我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平时从工资中省出一部分专门做这件事。家人从一开始的反对,直到后来,我得到了家里人的全力支持。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让我很欣慰
2014年,我听说设立了国家公祭日,觉得很欣慰,国际上很多国家都有国难日、受难日。我觉得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说明国家在致力于让历史保留下来,让更多人缅怀先辈和他们的付出。那次我看到纪念馆展出了超过100件我捐赠的物品,我感觉付出没有白费,能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我很激动。
2017年,我受邀出席了国家公祭仪式,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能得到这样的邀请,我感到心满意足。那次我的父母都来了,我还跟父亲策划了一次父子共同捐赠。我的曾祖父是抗战烈士,我说服父亲把曾祖父的证书捐给了纪念馆。父亲喜欢集邮和火花,他把收集的日本人在南京发行的火花也捐赠出来了。这也是从1980年后我与父亲第一次同时回到南京,时隔37年。
今年,我捐赠的史料以南京大屠杀期间的国际媒体报刊为主,大概100多件,加上《纽约时报》的胶片版一起200多件,其中包括《纽约时报》当时每一天的报道。这些资料是我从5月到现在,用半年的时间收集到的。
这是我的使命,会一直做下去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在美国,曾经有几位华裔留学生在纽约联合广场举着南京大屠杀相关的大幅照片和标语,让很多路人都了解到了南京大屠杀。
我也常常向我的同事们讲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他们只知道日本在二战期间的一些行为,但不知道南京大屠杀。我和他们说了之后,他们口口相传,又间接让更多人知道了这段历史。他们知道我一直在征集南京大屠杀相关的文物,很骄傲身边有这样一个同事,这也是对我的一种鼓励。
我给自己立了一个人生观:“The best never rests. When he rests, he will rest in peace.”——“一个优秀的人是不会停息的,当他停息之时,就是他安息之日。”我不是一个优秀的人,但这是我的使命,既然是使命就会一直做下去,不会停。(庞雪汀 李泽睿 雎宇宸 徐红霞 窦心蕊)
[编辑: 窦心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