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历史印迹 缅怀遇难同胞 “不可忘却的记忆”寻访行动走进中山码头、挹江门丛葬地

2023-12-04 15:47 来源: 龙虎网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6周年。在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之际,今天(11月30日),“不可忘却的记忆—南京大屠杀史实”阅读寻访行动(第七季)举行首场活动。南京市民及大学生代表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山码头遇难同胞纪念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挹江门丛葬地纪念碑处,为遇难同胞献花致哀,阅读《守望历史——四十年来南京大屠杀记忆传承口述》一书,共同铭记历史、守护和平。

    本场活动由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主办,龙虎网执行。

    上午,寻访团队来到中山码头。滔滔江水边,一座白色的纪念碑静静矗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碑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山码头遇难同胞纪念碑”清晰可见。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期间,避居在国际安全区的难民,有一万多人在此惨遭杀害。大家手捧白菊,神情肃穆,向遇难同胞默哀。随后,寻访团队来到绣球公园城墙脚下。位于这里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挹江门丛葬地纪念碑被松柏包围,碑顶上雕刻一个花圈,花圈正中刻有“1937·12”字样。据记载,挹江门附近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我遇难同胞尸骨丛葬地之一,从1937年12月至1938年5月,南京崇善堂、红卍字会等慈善团体先后六批共收死难者遗骸5100多具,埋葬于挹江门东城根及其附近之姜家园石榴园等地。在纪念碑前,大家低头默哀,缅怀逝者。

    活动现场

    在阅读寻访分享会上,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服务项目、金陵图书馆“朗读者”项目志愿者丁丹丹、施良玉朗读了《守望历史——四十年来南京大屠杀记忆传承口述》中的节选段落。该书选取朱成山、孙宅巍等11位中方人士的口述内容整理出版。他们中有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者、传播者,从不同视角讲述各自与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的渊源。南京市档案馆研究馆员、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夏蓓围绕这段史实进行了详细地讲解。

    寻访团成员阅读《守望历史——四十年来南京大屠杀记忆传承口述》一书中的段落节选

    南京市档案馆研究馆员、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夏蓓讲述相关历史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惨案的亲历者,他们为这段历史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时间的流逝,传承历史记忆的重任已转交给幸存者后代。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儿子、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葛凤瑾也来到活动现场,他讲述了父亲葛道荣所亲历的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希望通过这一方式让更多的人铭记历史,并激励年轻一辈自强不息,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的儿子、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葛凤瑾分享记忆传承

    南京晓庄学院印度尼西亚留学生李棋文参与了本次活动。她表示参加这次活动是一次了解历史很好的机会,希望所有人都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一步步迈进充满历史记忆的土地,我仿佛穿越回了1937年。专家和幸存者后代的讲述,让我认识到铭记历史的重要性。作为南京在校大学生,我有义务记住南京大屠杀历史,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成为一名合格的历史记忆传承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学生沈茜悦说。(毛译梅 朱熹)

    

[编辑: 徐红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