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重庆人过着怎样的生活?这场影像史讲座为你揭秘播
2023-04-28 16:19 来源: 重庆日报
抗战时期,重庆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她的城市面貌和百姓生活如何?4月25日,重庆史研究会会长助理、西南大学博士刘婧雨做客湖广会馆·渝州书院,带来题为“抗战时期重庆城市影像史”的讲座。讲座中,她运用影像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解读大量珍贵历史影像,将重庆的抗战岁月一一呈现。
讲座现场。记者 赵迎昭 摄/视觉重庆
抗战时期,重庆作为中国的战时首都、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所在地,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历史影像比文字史料更具有形象性和温度感。重庆抗战时期的历史影像资料相当丰富,如同一座‘宝藏’等待学者发掘和研究。”刘婧雨说,这些影像可以让我们更直观、形象地感受到重庆人民在这场反侵略战争中坚毅的勇气、惨烈的牺牲、卓绝的奋斗。
嶙峋的山石旁,人们正手持榔头敲碎岩石,用于铺设公路。修路条件非常艰苦,但他们的脸上流露着笑容……讲座中,一张修路的照片展现了重庆人民在抗战期间的英勇与乐观。“当时修路缺乏筑路器械,全靠人力完成,异常艰辛。”刘婧雨说,交通是一座城市的命脉。抗战时期,除了在艰险的条件下修筑城市道路外,重庆还成功修建缆车,缓解沿江码头和城区之间巨大高差带来的交通不便的问题。
纪录片《苦干》中修建防空洞的画面。受访者供图
抗战时期,为躲避大轰炸,重庆修筑了大量防空洞。刘婧雨结合历史影像介绍,重庆的防空洞建设日夜不休,人们万众一心,把城市搬到地下,让重庆变成一座坚不可摧的岩石之中的城市。根据奥斯卡获奖电影纪录片《苦干》记录,许多老人、妇女、青少年都参与到战时重庆防空洞的修建中,“外国人看到这样艰苦的建设景象非常感慨,对重庆这座城市相当敬佩。”刘婧雨说。
“街头抗敌诗画展览会”条幅十分醒目,条幅下方,一幅幅作品并排展示,吸引了市民驻足观看……“抗战时期,重庆举办街头展览,唤醒大众救亡意识,宣传抗战。”刘婧雨说,她希望通过回顾战时重庆的影像,让今天的人们了解、关注影像背后的抗战历史,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这场讲座运用影像史学的理论与方法,还原、解读、呈现抗战时期中国战时首都重庆的历史,大大深化了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拓展了重庆史研究的视野。”重庆史研究会会长、博士生导师周勇教授说,“影像史学”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新学科、新视野、新领域,近年来,历史影像的大量发掘,为传统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和新的方式,在深化历史研究、推动史学现代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期待历史学者更多地关注历史影像,将文字与影像史料相结合,更好挖掘、传承重庆抗战历史。
湖广会馆·渝州书院院长张德安研究员认为,刘婧雨博士在书院的成功讲座,开启了重庆青年才俊在渝州书院登台讲学的风气:“书院愿为整个重庆城市影像史学科的构建贡献热忱和力量。”
[编辑: 徐红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