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80年后再访故地:累累弹孔清晰如故
2017-07-07 10:15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宛平城墙上的坑孔。有一位老人说,这就是当年“七七事变”日军炮击宛平城留下的弹孔。上官云 摄
在北京的西南方向,有一座宛平城;宛平城外,有一座卢沟桥,“卢沟晓月”即为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如今的宛平城与卢沟桥,宁静安详,但在80年前的7月7日,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在此爆发,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也位于宛平城内。从形制来说,宛平城是一座“两开门”卫城。如今,从修整一新的东门进入,穿过城门洞,“顺治门”立时呈现在眼前;穿过该门进入干净整洁的城内街,可以看到三三两两前往抗战馆参观的行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馆外墙是乳白色大理石,与镶嵌着独立自由勋章图案的锻铜大门相得益彰,显得分外庄严肃穆;在抗战馆的正前方,是修缮改造一新的和平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
正准备进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的人们。上官云 摄
记者5日来到纪念馆采访,看到偌大的展厅内人流摩肩接踵。张婷(化名)当天中午便已赶到这里,她说,自己就是想看看馆内展出的资料,了解爆发“七七事变”的卢沟桥和旁边的宛平城,现在又是什么样子。她感叹道,“这样的历史我们绝不能忘”。
当然,现在的宛平城,模样与最初已有所不同。据记载,宛平城修筑于明朝,位于永定河东岸。起初,城内缺少街巷、市场等设施,直到宛平城西及永定河两岸商户逐渐迁建城内,酒肆、茶楼、驿站等才逐一兴建。其正对的卢沟桥地处通向华北平原的咽喉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宛平城,实为一座保卫北京城的桥头堡。
“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没有月光。星空下,可以隐约看到远处宛平的城墙和附近不时移动的中国士兵的影子。这是一个寂静的夜晚。”时间回到1937年7月7日,当天驻丰台日军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中队长清水节郎在日记里写下这段话。而他,正是挑起“七七事变”的日军一员。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出的照片资料“守卫在卢沟桥上的第29军士兵”。上官云 摄
7月7日下午,日军第三大队第八中队在清水节郎的带领下,由丰台兵营开到龙王庙,声称进行夜间演习。19点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点40分,在宛平城东北日军演习方向响起了枪声。随后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严辞拒绝。
日军随即开枪示威,并向城内发射炮弹,早已潜伏在铁路东侧的日军轻重机枪及山炮一齐向宛平城开火。日军还使出和谈诡计,谈谈打打中,城内大批民房被日军炸毁。守城的第29军抱着与城、桥共存亡的决心,与宛平城居民同心协力,奋起还击。
7月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电全国:“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的“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爆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胜利。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出的第29军士兵在卢沟桥抵抗日军时使用过的大刀等物品。上官云 摄
如今,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展出的影像资料,以及当年第29军士兵在卢沟桥抵抗日军时使用过的大刀等物品,也真实还原了那时中国人奋起抵抗的情形。
从老照片中可以看到,战士肩背武器、子弹袋,从宛平县城出发跑步进入阵地,并在卢沟桥上抗击日军;一名戴着钢盔、身背武器的战士守在卢沟桥上,虽然由于拍摄角度问题,无法看清战士的面容,但仍能从挺拔的身姿中看出其誓死抗敌的坚定。
“我上小学的时候,记得有位老人给我们讲过‘七七事变’中国守军打仗的事情,很受感染。”年近七旬的李霞(化名)现在住在宛平城附近,她指着一栋居民楼说道,“听经历过的老人说,那时死了不少人。宛平城墙也全是坑坑洼洼的弹坑”。
现在的宛平城城内,干净整齐。上官云 摄
现在,站在宛平城墙之下,依然能看到“七七事变”日军炮击宛平城留下的弹孔,清晰如故。家住城内的刘福(化名)说,自己从小就看到过这些枪炮留下的坑,“小时候宛平城的城内街是一条马路,旁边种着挺细的小树,现在50多年都过去了”。
“七七事变”给附近的居民造成了难以弥合的伤痛。曾经有媒体报道,亲历者回忆,“七七”当天晚上,他在睡梦中即被枪炮声惊醒,翌日早上一枚炮弹在自家北房西侧爆炸,小伙伴也被炸死了。
站在卢沟桥上,可以远远看到宛平城。上官云 摄
还曾有老人回忆,当时打起来以后,宛平城里的年轻人全走了,找地方避难,因为日本人首先要抓的就是年轻人,“当时谁也不知道会打多久,谁也没想到,这一打就打了8年”。
“我爸妈在世的时候,不跟我说闹日本鬼子的事儿,老街坊们也不大提。”刘福说,这些年,经历过“七七事变”的老人们相继去世,“当时年纪小的搁在现在,都得八九十岁了”。
接受记者采访的间隙,当路边经过的参观者说了一句“还是不打仗好”时,刘福老人看着远处的城墙,认真地点了点头。(上官云)
[编辑: 张秀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