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护林员十年义务看护无名抗日“英雄冢”
2017-04-04 14:45 来源: 新华网
凝视着无名英雄纪念碑,老人一脸肃穆。
4月3日下午的苏州市木渎镇善人桥村马岗山麓一片寂静。时令已是仲春时节,这座太湖畔的孤山笼罩在一片翠绿之中。
午后1点,刚巡山小憩后的66岁护林员马炳根老人又出发了。他扛着铁锹一步一步地沿着石阶向山上艰难地迈进。不到千米的路程,他走得非常缓慢。
马岗山半山腰上,是一处较为平缓的坡地。坡地之上,矗立着几块大小不一的墓碑。数十棵苍翠的马尾松环伺四周。不时有清脆的鸟鸣声传来。
“清明节到了,我来看看你们……”,马炳根挥动铁锹,一边除草一边喃喃自语,仿佛在和熟悉的老朋友在对话。
不远处的墓地上,长眠着马炳根的“老朋友”们——在“一•二八”淞沪抗战和1937年淞沪会战中阵亡的近2000名抗日将士们。他们中,除了78位有名姓之外,其余的1900多人至今仍是身份不详的“无名氏”。
十年来,马炳根老人就像守护亲人一样看守着这块“英雄冢”,陪伴着山野之间的那些抗日英灵。
老人整理祭奠花篮。
寂寞“英雄冢”
找寻“英雄冢”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由于知者甚少,在辗转问询了数次之后,才找到了一条通往马岗山的小路,往里行进约一公里,一处安静的墓地出现在眼前。
在山腰空地上,英雄冢墓前的祭台上摆放着一束的鲜花和几只花圈。墓葬左下处,立着民国前总理李根源题写的篆体碑文“英雄冢”,石碑背面,铭刻着1932年淞沪抗战阵亡的78位烈士名字。
据知情者介绍,现在的英雄冢已经经历数次重修。1981年10月,驻地政府修葺了英雄冢,收集了抗日阵亡将士的忠骨,埋入墓穴,加高封土,扶正墓碑,修建了上山的墓道。
老人为英雄冢清除杂草和垃圾。
沿英雄冢旁边的小径继续上行,一处无名英雄纪念墓地映入眼帘。方形的墓台正前方,立着一块并不大的“无名英雄纪念碑”,祭台四周,散放着几只花圈和一束鲜花,提醒人们这里不久前刚有人来祭奠过。
我熟悉这里的每一个角落
“这里就是英雄冢。以前不要说祭拜了,就是知道的人也很少。”
马炳根一边清除墓地间的杂草和垃圾,一边介绍。这是位纯朴的山里老人:黝黑的面庞,削瘦的体型,言辞不多,平静的神情中透着坚毅。老人称,他在马岗山上做护林员已有整整十年时间,“天天守着这片墓地和山林,每一处旮旯我都熟得很。”
山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很少有人知道,马炳根老人看守的这片安静墓地,曾经安葬着近2000名抗日英雄们的忠骨。
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十九路军在兵无后继、补给艰难的危局下奋起抗击。一个月的孤军奋战,使日军受到沉重打击,死伤万余人。当时已退隐藏书小王山的李根源先生拍案而起,为抗日救国重新披挂上阵。沪战结束后,他就捐出马岗山麓的一片墓地,并亲自披麻戴孝,带领爱国人士将牺牲的78位烈士葬于此地。“那块“英雄冢”石碑就是他当时亲手书写的。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发动全面进攻,“8.13”淞沪会战爆发。李根源再次与苏州爱国人士做好后方供应工作,组织红十字会人员赴前线抢救伤员,殡殓将士骨骸。前后共有82棺1200多具烈士遗体被安葬于苏州灵岩山下石码头砚山。解放后,砚山英雄冢也迁到马岗山,两处英灵相望相守。
谈及过往历史,马炳根老人神情沉重。他介绍,小时候他就曾多次听到父母讲述当时的战事,“ 1937年的淞沪会战打得非常惨烈,当时沪宁线铁路、公路都被占用了,伤亡将士只好通过水路运往苏州、无锡等大后方。老人们说,每天从藏书木桄河码头运来的阵亡将士都堆满山坡,由于墓地棺材有限,战事紧急,一些阵亡者只好匆匆合棺安葬——有时一只棺材里要放几位阵亡将士遗体,连棺盖都合不起来。这些烈士,当时可都是20出头血气方刚的年轻后生啊!”
烈士们不应该被遗忘
“我已经离不开马岗山这片土地了,这是我的活动范围。”说这番话时,已经66岁的马炳根一脸平静。老人早年做石材加工,多年辛苦劳作使他患上了尘肺病。为了照顾他,村里安排他做山林护林员,每月工资800元。每天早上,天才蒙蒙亮,老人就开始进山转悠了,方圆数百亩的山林,巡视一次下来腰腿酸疼,每天在山里呆的时间都超过10个小时。
老人擦拭碑文。
马炳根老人义务看护英雄冢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木渎镇善人桥村在山脚下为老人搭建了一间休息室,还每天提供免费工作餐,这给了老人极大的精神鼓励。现在,每天巡山完毕,马炳根老人总会去英雄冢烈士墓地看看,“给墓地除除草,捡捡垃圾,有时遇到有人来瞻仰,我还要客串讲解员,给他们讲讲历史。这不,这两天清明节到了,我又要忙了。不过看到别人受到教育,我也感到很高兴。”
十年驻守,马炳根和大山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对于英雄冢,他更是牵肠挂肚。“我每天在山上转,有些人看到不理解,其实我是真的对这里有感情了——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上山割草经常看到山坡上成堆的白骨,大人讲那是抗战烈士的遗骨。小伙伴见了马上跑光了,只有我不怕。这些烈士们都是因为抗日牺牲的,很多人牺牲时连姓名都不知道。他们是民族英雄,应该得到尊重,我们不应该遗忘他们。 ”
告别马岗山,已是黄昏时分。夕阳映照下,英雄冢显得愈发庄严、安静。下山途中,一处巨大的采石场映入眼帘,距无名英雄纪念碑数米之遥,因为开山采石,原本苍松覆盖的马岗山,千疮百孔,只剩山坡上寥寥青松仍挺立守护着抗日阵亡将士的英灵。
“这里安葬着抗日烈士的忠魂,我希望社会上有更多的人能知道他们,了解过去这段历史。我会一直在这里守护者他们。”马炳根一边安静地走着,一边喃喃自语道。(胡永春 徐云磊)
[编辑: 张秀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