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犹记好家风——那些抗战家书家训背后的传承
2017-04-04 13:36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4月3日新媒体专电 清明时节,是后人追思先辈的动情时刻。那些为民族解放浴血奋战的抗战英烈后人,重温家书家训,更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感怀与铭记。从他们的为人处世中体现出的好家风,也使优秀民族传统在新时代得到薪火传承。
绝命家书字千钧 不用英名做光环
“宁儿: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这是东北抗联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赵一曼烈士于1936年8月2日临刑前给8岁的儿子陈掖贤(乳名“宁儿”)留下的遗书。陈掖贤的女儿陈红一直珍藏着一份由她父亲手抄的遗书副本。每每读起它,陈红都不禁涌出泪花。
“当爷爷带着父亲去东北烈士纪念馆祭奠奶奶时,父亲放声痛哭,回来后就用钢笔在手臂上刺下‘赵一曼’三个字。直到他去世时,三个字依然历历可见。”陈红说。
陈红告诉记者,父亲连烈士证和抚恤金都没有领,一方面是他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份沉重;另一方面,烈属的荣耀也让他时刻警醒。父亲常告诫她和妹妹,自己的事自己办,不要给国家添麻烦,奶奶的光环不是用来依附的。
多年来,陈红周围的领导、同事很少有人知道她是赵一曼烈士的后人。上世纪90年代,她一度因企业困难而下岗。“若不是认识我的省党史研究室干部得知我的困难后,写信给成都市领导反映,我恐怕就要在路边摆摊做小生意了。”
陈红拒绝过多次“特殊照顾”,赵一曼牺牲地黑龙江尚志市的领导,多年来一直希望她到尚志宣传“一曼精神”,并对她的工作生活做了安排。但陈红婉拒了这样的好意:宣传奶奶我义不容辞,但我怕做得不好,玷污了她的名誉。
“四平”家风育后人 辛苦求证慰忠魂
抗日英雄杨靖宇原名马尚德,52岁的马继民是他的孙子。清明节前夕,他在爷爷的纪念碑前打开用红布层层包裹着的一块桦树皮:“爷爷当年就是吃这个和敌人打仗的,这是我们的传家宝!”
“平凡中严要求、平常中有责任、平静中不落后、平淡中懂知足。这是父母根据爷爷的言行总结出的家训。”
为帮助爷爷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发展红色旅游,马继民接受吉林省靖宇县邀请义务担当顾问。为给当地节省费用,他拒绝住宾馆,而是住在县委为他设置的临时办公室里,每天拿着微型录音机调查走访,常常工作十几个小时。
也是在清明节前,吉林省敦化市民政职工鄢成带领全家10口人来到舅舅陈翰章将军墓前,追忆先人。
1940年,时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的陈翰章,英勇牺牲,年仅27岁。2013年,陈翰章将军身首在敦化市烈士陵园合一,鄢成被安排到当地民政部门工作。
在14年抗战中,敦化地区一直战火不断,很多抗联战士在战斗中牺牲。由于当时条件艰苦,史料不足,很多后代没有能力为牺牲的亲人提供证明材料。他们知道陈翰章将军情况后,纷纷向鄢成求助。为求证史实,鄢成利用节假日到各地档案馆查阅资料。他自带干粮,坐硬座火车,住小旅馆,每年几乎花掉近一半工资。
搜集抗战历史、寻访老兵后代、开博客、开讲座……李兆麟将军72岁的女儿张卓亚的脚步愈加匆忙:近年来发布博文700余篇,“粉丝”达30余万。
家训没有写在纸上、印在墙上,却深深铭刻在黄骅烈士后人心中。“你们是黄骅的后代,对应做之事,别人做到一分,你们要做到十分。”74岁的黄鲁彬是黄骅的女儿,她常常这样教育孩子。
“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每每读到父亲生前未能寄出的这封“绝笔家书”,抗日名将戴安澜幼子戴澄东都会情不自禁流下泪水。
“父亲生前最喜欢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母亲就经常用这句话教育我们兄弟姐妹四人,一定要有国家情怀。”戴澄东说。
今年16岁的戴德翎是戴安澜将军的曾孙女,虽然她出生时,太爷爷已经去世几十年,但从戴澄东那里,她经常能了解到太爷爷的事迹。戴澄东平时在整理父亲的文献时,也会让小孙女做些校对工作,让她知道先辈的精神。
替父见证梦圆时 盛世阅兵多感怀
又是一年清明。82岁的蔡浙生老人牵着一岁十个月的小重孙柔软稚嫩的小手,缓步走到父亲蔡炳炎烈士的墓前,轻轻放下白色的花束。
1986年,合肥钢厂扩建到蔡炳炎将军的安葬地,蔡浙生为此积极奔走。在合肥市的支持下,蔡炳炎将军墓地迁往蜀山烈士陵园,蔡浙生远在美国76岁高龄的生母也赶来参加迁坟仪式。
母亲的回国,给蔡浙生带回了父亲生前的丰富细节:淞沪会战爆发后,蔡炳炎主动上书请缨。
2015年9月3日,作为抗战英烈后人代表,蔡浙生参加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看到父辈用血肉建成的强盛国家,他十分激动。让他惊喜的是,离开阅兵现场时,大屏幕中正好播放着蔡炳炎的影像资料。
“蔡老是个很正派的人。”合肥市庐阳区民政局优抚科科长孙龙告诉记者,老人家退休前是合肥市政协副秘书长,但从未因私事向组织提要求,孩子们都自立自强,最让蔡老欣慰的是,小孙女考上了研究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凝视着父亲的戎装照,82岁的蔡浙生说:“他当时所想象的一切,我都替他见证了。”(记者 杨迪、陈国洲、鲍晓菁、张颖、杨帆、孙丁、陆华东、邵琨、王莹、吴振东、魏梦佳)(完)
[编辑: 张秀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