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呼唤“青年使命”
2016-12-15 09:29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12月13日电 12月13日,对南京来说,是永远不能忘记的一天。79年前,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在南京进行了40多天的屠杀,30余万人惨遭屠杀。
2016年12月13日是第三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公祭日仪式上,“哭墙”上新增了110名遇难者名单。
岁月流逝,如今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107人,对于这107位幸存者而言,或许比死亡更让他们害怕的,是被忘却。
南京不能忘记南京!青年更不能忘记南京!
这是一堂历史必修课
今天5点多,南京一中高一学生王欣彤就起床了。这一天,她和另外78名同学要在公祭日仪式上宣读《和平宣言》。为了参加这个活动,他们早在1个月前就开始准备了。
今天上午,南京雨花外国语小学的20余名小学生来到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花神庙丛葬地,伴随着拉响的警报声,孩子们朗诵的诗歌《祈福和平》久久回荡。
同一时间,300多名河海大学师生手拿白色菊花,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清凉山丛葬地参加公祭仪式,他们折了1000多只千纸鹤,撒在草坪上。
在今年参加一次志愿活动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二学生吕雪知道了“荣字第1644部队”——曾在南京从事细菌战研究和活体细菌试验的日军恶魔部队。
“当别人跟我描述细菌试验场景时,我感到非常震惊和恐怖。那一刻,‘30万’这个数字变成了一条条人命,它们就像电影一样,一直在我脑海中回放。”吕雪说。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年轻人来关注这段历史,不论是校园里的演讲还是参观纪念馆,不论是网上公祭还是“哭墙”献花,任何形式都是历史的载体,目的就是让“历史”后继有人,让历史为更多人所熟知。
让更多人关注这段历史
一支蜡烛代表对遇难同胞的哀思。黑色为底色,象征沉重肃穆的氛围,同时衬托出闪闪烛光。
这是南京艺术学院平面设计专业研究生程方慧在学校组织的国家公祭日主题海报作品活动中设计的海报。
程方慧觉得,用鲜血淋漓的场景撕开城市的伤疤太过残忍,她仅用一颗子弹展示着大屠杀的历史背景。她在南京生活了6个年头,这里早已成为她的第二故乡。
“设计的过程中温习了那段历史,心情始终沉重。”程方慧说,很多同学在自己设计的海报前驻足,“如果给他们带来了一些触动,那作品的意义也就实现了。”
12月6日,南京师范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张道鑫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记忆之盒”展示活动上,朗诵了一首诗。这首诗叫《山河永固》,诗中有一句写道:“白鸽衔绿枝掠过蓝天,看今朝海内清晏,山河永固,不负春风愿。”张道鑫说,这句诗代表了他对未来的期许。
活动上,每一个“记忆之盒”里都装着一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扫描盒子上的二维码,可以看到幸存者的资料介绍,以及当年他们所遭遇的苦难。“只有到了现场,才有那种氛围。”张道鑫说,以前,他只是在电视上或教科书上了解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让他感触极大。
“当下社会对青年的诱惑太多,公祭日活动唤起了我们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张道鑫说,“它提醒我们不能忘却,但记住是为了珍爱和平,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在伤痛记忆中汲取向上力量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黑色的档案墙上满是密密麻麻的档案夹,里面记录了遇难者的姓名、年龄、家庭情况,以及死亡经过。
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专业大二学生彭婧宇是这里的志愿讲解员。大一时,她看到学校招募志愿讲解员,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近一年来,她一遍遍地向游客讲解这些同胞的遭遇,“因为后代不能忘了国耻家仇”。
南京农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三学生金远征的外婆就住在浙江省义乌崇山村,那里是“荣字第1644部队”主要的细菌投放地点之一。他幼儿园时的教室便是现今的细菌战纪念馆。
金远征说,目前关于崇山村细菌战的资料都是由民间老一辈发起收集的,他们耗尽心力留住这段历史,用以警示后人,“如今幸存者越来越少,物证人证都欠缺”。
“接过重任传承这段历史是我们的使命,我们应该行动起来。”金远征说,“我们应该从伤痛记忆中汲取力量,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历史重演。”(记者 李超 李润文 实习生 李攀 曹慧茹)
[编辑: 张秀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