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日本政府应该给南京大屠杀一个正式的道歉
2016-12-09 16:2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1月22日,在日本国会众议院,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右)向议员致意。(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日报网12月9日讯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于今年12月底造访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75年前正是由于日本的偷袭造成2300余名美国军人丧生。安倍的秘书班子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讲演稿,他本人可能不会在演讲中提及“道歉”,以避免被指责此访是承认日美开战责任的“道歉外交”。他可能会沿用去年在美国国会演讲和战后70周年谈话中提及的“深刻悔悟”。
日本当年本就是侵略者,又采用了偷袭这种不光彩的手段,挑起了太平洋战争。此事已经过去70多年,其现任首相居然还吝啬于道歉,可见日本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认识已经扭曲到了什么程度。他们害怕因为道歉而承担开战的责任。但是,害怕承担责任,就可以不承担责任了吗?就可以抹去作为侵略者和开战元凶的历史事实吗?安倍经常在国际多边和双边的场合中大谈日本的价值观外交,以此显示日本的价值观有多么高尚纯洁,多么难能可贵,多么有引领及指导人类社会大方向的勇气。然而,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样一个基本的历史事件,日方都不能够以正确的价值观来认识和判断,那么还有什么颜面在世界面前大谈价值观外交呢?
正确的价值观既需要安倍经常挂在嘴边的自由、民主、法治等内容,也需要对人类战争与和平的重大事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自由、民主、法治是怎么来的呢?难道是在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制度之内产生的吗?难道是通过高压和残酷的殖民统治,通过对东亚、东南亚各国人民大规模践踏人权的侵略战争产生的吗?显然不是。正是世界民主国家和正义的人民,在反法西斯联盟的基础上,共同打败了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者,才有了战后持久的和平;在世界和平的体制之内,各国的人民才建立起本国的自由、民主、法治的精神和体制。也就是说,消灭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国家及其体制,是迎接自由、民主、法治到来的前提。
依据安倍的历史观、价值观来判断,他自己作为日本首相可以代表日本向美国方面表示“深刻悔悟”,那他为什么不能向遭受日本大规模侵略和屠杀的中国人民表示深刻的悔悟呢?日本偷袭珍珠港,与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进行对阵作战,虽然也有侵略及非正义的一面,但它与美国毕竟是平等交战,基本上属于棋逢对手,没有恃强凌弱的不道德因素。而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很大程度上是欺压和凌辱一个弱国,尤其是对手无寸铁的南京市民的大屠杀,更是违反战争惯例和战争法规,越过了人类基本的道德底线。这不仅仅是恃强凌弱,而且是严重的战争犯罪,相较于日本同美国的平等交战,不知道丑恶了多少倍。这是人类的基本价值观所不能容忍的。作为代表政府及其国民的日本首相,不仅同样应该用对美国表达的“深刻悔悟”之类的话语来表现自己对南京市民乃至中国人民的深刻悔悟、和解之情,甚至应该用“道歉”、“谢罪”等更重的反省词汇,这样才能表现其对遭受更严重侵略的中国人民的“懊悔之情”。这才符合一般的人伦常情,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义理,即轻罪轻判、重罪重判。
南京人民乃至全中国人民都需要一个道歉,日本领导人却至今都没有对南京大屠杀做过正式的道歉,甚至连懊悔之情也没有表达过。这难道是一种正常的状态吗?难道还应该去污称中国想打历史牌吗?当然,我们并不是批评所有日本人,而仅仅是批评代表日本政府的领导人,尤其是能够代表日本政府的首相。在普通日本民众中,的确有一些深刻反省、深刻忏悔的群体。甚至在日本历代首相中,也有有良心和真知的,其中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就是这样一个值得称道的、有良心的人。他在首相任内,曾经想过要到南京去道歉、去忏悔,只是因为遭到日本国内的重重阻碍而没有成行。卸任后,他以一个日本普通国民的身份来到南京,进行深深的忏悔,这一行为使我们中国民众深受感动。我们觉得他是一个真诚的人,一个勇于促进中日两国和解的人,一个敢于正视历史并且有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价值观的人。但是,他的这种行为却在日本国内遭到了无尽无休的指责和谩骂,他被辱骂为日奸、媚中派的代表。由此可见,日本国内有一个何其糟糕的舆论环境和价值观氛围。这让人不能不为日本的国内政治舆论环境和未来发展的前途感到忧虑。鸠山仅仅是以一个普通国民的身份去南京道歉谢罪,仅仅代表他个人,完全不代表日本政府,也不代表日本整个国家。难道他个人的一种表达应该受到这样的指责和限制吗?那么,一贯倡导自由的日本究竟有着怎样的自由呢?难道是一种有选择的自由吗?
我们不管日本国内的氛围究竟如何,不论日本普通国民如何看待当年的对华侵略战争和其中的南京大屠杀,我们只是真诚希望日本的当政者,特别是代表该国政府与国民的首相,能够对南京人民真诚地说一声道歉。我们希望日本方面不要仅仅去对美国表示“深刻悔悟”,却对亚洲国家及其受害的人民继续表现出置之不理的傲慢。我们需要对过去的战争事件进行和解,但和解需要条件,它不是单方面的行为,而需要双方真诚、积极的互动。
(作者周永生,系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
[编辑: 张秀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