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抗战老兵“家训”:“再穷也要读书”

2016年10月25日 09:32:58 来源: 中国江苏网
分享到:

    中国江苏网10月24日讯 前不久,丹阳九旬抗战老兵汪深渠老人,拿出10万元积蓄在其老家设立爱心教育基金,帮助贫困生助学。此事被大家传为美谈,在其老家引起不小的震动。作为一位九旬抗战老兵,为何如此重视下一代教育?带着这一问题,昨天上午,笔者再次来到丹阳城区河滨新村,采访了93岁的抗战老兵汪深渠老人。

    儿时

    全家打拼供他上私塾

    汪老的老家在丹阳市访仙镇汪家村。谈起自己年幼时的经历,汪老感慨万千,他说,“那个时候真苦啊,一大家子人每顿都是喝稀粥,到了过年时才勉强吃上一顿饭。”

    尽管如此,汪老父亲还是想办法送自己最小的儿子上了私塾,他介绍,他在兄弟中排行最小,父亲就希望儿子中能有一个可以读书,所以就把他送进了私塾,他说,“当时,我大哥做裁缝,二哥帮人做苦力,还有两个哥哥在家务农,全家人都尽自己最大努力供我读书。”

    看到全家倾其所有也要让他接受教育,懂事的他也十分刻苦。汪老11岁开始上私塾,一直上到17岁,1940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说,“由于学到了知识,我的命运也就改变了。”

    “再穷也要读书,是父辈给我的最珍贵的家风家训。”汪老说,“正是这种改变,让我更加坚定信仰知识的力量,也决心不惜一切培养下一代。”

    婚后

    悉心培养教育下一代

    婚后,汪老有了一对儿女,汪老介绍,儿子念到中学,遇上了“文化大革命”,读书生涯不得不中止,这让汪老心急如焚。

    虽然如此,汪老的一对儿女并没有因为社会动荡而放弃学业,在汪老的鼓励和引导下,儿女双双自学成才,他儿子后来通过自学,上了职业大学;他女儿也通过自学,取得文凭后从事医学方面的工作。

    汪老的后代均学业有成,大孙子从省丹中毕业后考上了东南大学,小孙子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外孙女毕业于南京大学,现在在上海发展。汪家一代一代都把学习看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每一次家庭聚会,在宴席开始之前,我都要站起来给家里人说一遍家训!”汪老说,无论多穷,也要送孩子读点书,这是汪老用一辈子总结出来的“家风条律”,也是汪家人的三代家训。

    离休

    捐款助力贫困生

    汪老离休后,从没放弃过学习,他先后上了十几年的老年大学,还在家里读书、练书法、写诗词、摘抄诗词等等。近年来,他先后撰写并出版了《云阳吟草》《云阳吟草续篇》《汪深渠回忆录》三部书。

    尽管上了年纪,汪老行动大不如从前,耳朵也不太好使了,但是一颗向学的心始终保持活力。“我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比如摄影、跳舞、音乐、花卉,都是自己主动学习的。”

    汪老不仅教导自己的儿女、孙辈们保持读书的劲头,今年7月下旬,他获悉老家的丹阳访仙镇仍有孩子家穷得上不起学,他事后从积蓄中拿出10万元在丹阳访仙镇设立教育基金。近年来,汪老只要听说老家哪个亲戚或哪家小孩没钱上学,他立马捐助,他说,“为亲戚和老家娃上学的事,近年来捐了一万多元。”

    对此,他说,“我儿时很穷,比现在的孩子还要穷,但是我还能读书,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更加见不得孩子们因为穷而上不了学,所以我一定要资助他们,再穷都要读书!”(熟泥 佘记其)

0100900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5778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