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天津传统戏曲

2016年10月08日 09:31:58 来源: 天津日报
分享到:

    天津日报9月30日讯 (记者 罗海燕)天津被称为中国北方的曲艺之乡,从晚清到现在,戏曲、曲艺等活动,一直未曾断绝。即使在风雨如晦的抗战时期,天津的戏曲也没有远离人们的生活。天津人对戏的痴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城市的文化品格。

    20世纪初,受话剧等影响,中国传统戏剧受到了巨大冲击,尤其是在全面抗战以后,与南方的上海等地相比,华北地区的传统戏剧活动大为减少,但是天津在当时却是一个例外。当时仅存的一些报纸副刊,曾不断报道、宣传传统戏剧的演出活动。《骆玉笙年谱:1914—2002》就曾记载,在20世纪40年代初,《东亚晨报》等报纸,一直在对天津地区的戏剧演出活动进行追踪报道。媒体的鼓吹,对当时传统戏剧的发展,无疑具有不容忽略的推动作用。

    在报道传统戏剧演出活动的同时,一些报纸副刊也对当时的演员进行评论。比较有影响者,如对萧亮以及狼山丑戏班等作有专论。萧亮(1895—1947),山西中路梆子演员,工净,以饰演《苟家滩》中的王彦章一角最为知名。其扮王彦章时,前额画一绿色金丝蛤蟆,表演时抖动面部肌肉,能使蛙嘴时张时合,四爪跳动,令人称绝,故人送艺名“彦章黑”。除脸谱绝妙,擅长特技外,萧亮还声如洪钟。他曾随班在天津等地演出,尤其受到山西客商与广大梆子戏迷的欢迎和热捧。当时报纸发表有《记彦章黑打龙袍》等文章,对他的生动表演、独特化妆及唱念等技艺大加赞赏与推扬,认为他是山西梆子花脸中的杰出人才。自此以后,萧亮盛名更著。另外,报纸副刊等对“金嗓子青衣”梁小鸾也多有评论。署名津章的《梁小鸾品学艺三者兼优——近代坤伶中孟小冬外之第一人》,就堪为在中国近代戏剧史上的一篇精彩之作。梁小鸾曾回忆当年的报道:“每到一地演出,报界都要进行一番报道,记得《天津晨报》就曾以《梁小鸾品学艺三优》为题,把我的生活状况及时、详细地介绍给观众。日久天长,观众对我都有些好感。”可见这篇报道对她演艺事业的影响。

    此外,当时的报纸副刊还对一些失传的剧作也多有关注。这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评论失传的秦腔旧剧。如田舍叟曾发表系列文章,介绍评论当时濒临失传的秦腔旧戏;二是追记逐渐淹没的演出团体。如曾挖掘在清代戏曲发展史上闻名一时的狼山班。这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一些行将失传的传统戏曲。

    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中国人民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面投入到对日的抵抗之中。在八年的抗战岁月里,天津的文艺事业受到了重创,一方面,知名的文艺家纷纷离开,或南下或西迁;另一方面,大量的报纸刊物则被日伪查禁封停。不过,从当时仅存的报刊可以看出,传统戏曲在重压之下,文化不死,依然顽强生存,成为中国戏曲史上一点耀眼的光亮。

0100900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57378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