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前的9月28日,日军在此签下降约。许端阳 摄
与抗战有关的忠烈祠已被辟为潮汕抗日战争纪念馆,有专家建议将汕头抗战受降处纳入抗战纪念馆序列。许端阳 摄
南方日报9月29日讯 (记者 许端阳)71年前的9月28日,在汕头外马路发生了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汕头作为中国战区16个接受日军投降的地点之一,接受了日军代表的投降。这不仅标志着潮汕地区抗战的胜利,更是当时第7战区的胜利。汕头因此见证了抗战胜利最重要的一刻。
71年后的今天,已经鲜有人提起这段值得大书特书的往事,以及这个值得所有汕头人铭记的日子。作为当年受降最直接的见证,日军投降处那栋三层建筑而今仍屹立在外马路131号上,很多路过的市民却并不知道这段历史。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内曾经设立的受降处遗址,目前也仅剩下芷江、武汉、广州和汕头四处。汕头市政协曾呼吁保护包括抗战受降处在内的四处建筑,如今另外三处已有相关保护措施。对于这处建筑的保护工作,也得到了汕头市有关部门的重视,多次协调占用这一建筑的单位的腾退清理工作。
抗战胜利:日本投降结束汕埠噩梦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通过广播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盟军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致电陆军总司令何应钦,让其负责接受日军投降事宜;8月26日,何应钦发布命令,将中国战区划分为16个受降区,指定日军投降代表和中方受降主官,确定受降地点。
据原汕头市政协文史委主任黄羡章介绍,在16个受降区中,汕头为第3受降区,日方投降代表为侵华驻粤日军第23军司令田中久一,我方受降主官为第7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
在日军投降之前的六年间,侵略阴影一直笼罩在汕头上空。据广东文史馆馆员陈汉初介绍,在一早控制广州后,日军为“封锁我沿海各口岸,断绝国外接济”,实施将时为广东省第二大港汕头变为控制香港、东南亚的战略要地的计划,从1937年8月31日开始,不断派军机侵入潮汕上空侦察,轰炸潮汕城镇,日军舰也频繁袭扰海面的商船和渔船。1938年6月21日,日海军陆战队在海空力量的配合下占领了南澳岛。潮汕驻军和抗日民众组织的义勇军渡海抗击日军,于7月16日收复南澳。7月底,日军又重占南澳岛。
1939年6月6日,日军下达了攻占汕头市和潮州城的命令。6月22日早,汕头全市陷入敌手。27日,日军占领潮州;29日,再占澄海县城。至此,韩江、榕江、练江出海口全被日军控制。从1940年至1943年,侵占潮汕的日军对潮汕腹地采取蚕食战术,一村一镇,步步进逼。至1943年底,海陆丰和汕尾,潮阳县城及华阳、桑田、海门、和平,揭阳的大井、南陇、双港、钱冈一线,潮安的官塘、铁铺、溪口,澄海县全境,饶平县的隆都、柘林、海山等沿海地区,均沦为敌占区。1944年至1945年,日军垂死挣扎,揭阳榕城、普宁、惠来等地也相继陷落。
日军占领潮汕后,大肆烧杀掳掠,惨无人道,直到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汕头的噩梦才开始解除。
当年向汕头受降处投降的日军有多少呢?据黄羡章统计,当年,驻曲江、潮汕以及海陆丰地区的日军是第130师团、104师团和潮汕支队,计有第130师团炮兵大队(队长后藤),旅团长兼潮汕警备司令官小野修所属部队;第94旅团独立步兵第281大队(大队长田中英二)和第621大队(大队长村重五一);潮汕支队是日军驻扎在潮汕的一支具有临时性质的部队,其兵员是从其他部队抽调编成,在潮汕执行特定的作战任务,任务结束后番号取消,兵员归入原部队建制。由于当年“潮汕支队”继续在广东承担侵略战争任务,故未归建,因而统计在投降单位之内。汕头受降区向我方投降的日军官兵共计446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