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家声讨“抗战神剧”

2015年12月10日 09:31:58 来源: 南京晨报
分享到:

  南京晨报12月10日讯 (记者 孔芳芳)江苏这些年来的抗战题材文艺创作成果众多,也涌现出了不少精品。不过这些创作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又即将来到。江苏省文联于昨天举办了“回顾与前瞻——抗战题材文艺创作研讨会”,邀请了全省从事文艺理论研究、文艺评论创作的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

  江苏近年来在抗战题材方面可称道的作品不少,文学方面诸如叶兆言的《一九三七年的爱情》和《追月楼》等;影视方面如电影《南京!南京!》、电视剧《江塘集中营》等;美术作品如吴为山的组雕《南京大屠杀》、陈坚的《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姜永安的《伤逝的肖像·中国“慰安妇”写真》等;话剧作品则有《中山码头》《二月兰》等等。

  虽然肯定了这些精品,但文艺评论家们也指出了目前创作中的许多缺陷。

  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章剑华说道:“首先,抗战题材的作品还是要立足于弘扬民族精神,立足于增强正能量;文艺评论方面要掌握好导向,不能一味吹捧或打压,批评的目的是督促出优秀作品,同时也要重视传播的作用。”

  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南艺美术学系主任、教授樊波则认为,中国近30年的抗战题材作品,有许多是缺乏深度的,题材方面也相对单一,在审美内容上基本延续了西方的东西,可以说还没有自己真正的独特贡献。

  “我特别不能容忍的是这几年的个别‘抗日神剧’,为了追求收视,把民族战争作为消费对象来赚钱,小孩看了以后以为抗战就是那么一回事,最后会变成庸俗化。”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南大文学院副院长王彬彬认为,很多抗战题材的作品从数据、情节上都是不符合事实的,“以抗战题材为对象的小说、电视剧、电影等,要写出真正好的东西,创作者个人要对这段历史有比较独特的感悟。对这段历史有大量的、自己独特的研究。”

0100900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4902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