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济巷慰安所旧址拟12月13日开放

2015年11月17日 09:33:56 来源: 现代快报
分享到:

2003年朴永心老人重回“慰安所”

2003年朴永心老人重回“慰安所”。资料图片

  “慰安妇”朴永心指认过程将展出

  作为江东门纪念馆分馆,这里将成为南京首座以慰安妇为主题的博物馆。

  展些什么呢?专家说,这里的建筑本身就是展品,比如,临街“L”形建筑旁边的一栋长方形两层旧式楼房,就是2003年朴永心老人现场指认的侵华日军慰安所旧址。12年前,现代快报对此进行了10天的连续报道,引起社会极大反响。

  朴永心老人回忆,一楼与二楼的中间都有一条狭长的通道,通道两边是小房间,一楼有14间房间,二楼有16间房间。当年,朴永心在“慰安所”熬过了约3年时间,她在这里的“艺名”叫“歌丸”,每天要“接待”几十个日军官兵,稍有不从,即遭打骂、禁闭、挨饿、受冻等等非人的虐待。有一次她来了月经,不愿意“接待”,日军竟然拔出挎在身上的刺刀,猛地捅向她的脖子。幸好有几个中国杂工将她送到邻近的一家中国小诊所医治,才逃过一死。

  据了解,朴永心老人指认过程的史料将在这里展出。

  还将展示各地慰安所旧址图片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盛鸿曾做过统计,除初期建立的临时“慰安所”难以统计外,日军在南京城内外长期设立的“慰安所”就有40多家,比如汤山、江浦等地。“慰安所”最多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城北下关,还有一处是城中心商业区,即从夫子庙到大行宫一带。不过,至今旧址尚在的却只有五六处了。

  据调查,这40多家“慰安所”,先后有日本、朝鲜、中国等各个国籍的“慰安妇”数千人。每个“慰安妇”一般平均每天接待29人,多者要接待100多人,还要挨打、挨骂、受冻、受饿。许多“慰安妇”被摧残过早离世,还有许多“慰安妇”在日军临近失败时被集体屠杀。

  “全国慰安所旧址也不少,这次展览,会集中展出很多慰安所旧址的老照片。”一位知情专家透露,上海、如皋、金坛都有慰安所旧址。

  “慰安妇”重要物证安全套也将陈列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江东门纪念馆在国内5省11个城市征集到了相关文物1000多件,这些承载着血泪记忆的文物,可能会在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

  相关人士告诉快报记者,慰安所的一些用具,比如梳妆台、浴缸、床、箱子等将展出,其中还有日军慰安妇制度的重要物证——安全套,“日本人当时叫‘突击一番’或‘突击一号’,此外还有一些当时用的妇科药品。”相关人士透露,当时,日本人都会用安全套,主要是担心传染性病,削弱战斗力,而不是为了防止慰安妇怀孕。

   上一页 1 2  

0100900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4824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