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29日电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共和国66岁华诞之际,第二个烈士纪念日向我们走来。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敬献花篮,到各地纷纷开展公祭活动,再到纪念馆里涌动的人群,在抗战胜利70周年的特殊年份里,缅怀先烈、崇尚英雄的社会氛围分外浓烈。凛然英雄气,激荡天地间,带给人们深沉的思索。
日前,在联合国讲坛上,习近平主席有一句话振聋发聩:“对历史,我们要心怀敬畏、心怀良知。”饮水当思源,今天,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享受越来越好的生活,我们更加怀念“愿拼热血卫吾华”的烈士们,怀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们。国家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共和国奠基,以奉献与牺牲为人民谋福祉,凭智慧和汗水创造了辉煌业绩。无论是将烈士纪念日设立于国庆前夕,还是胜利日大阅兵老兵方阵第一个通过天安门,都深深表达了对先烈的铭记与敬仰,更寄寓了让英雄精神引领社会前行的深意。
近年来,从褒扬烈士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到烈属抚恤标准不断提高,从每年上亿人次瞻仰烈士陵园,到红色旅游方兴未艾,不忘先烈、景仰英雄,凝聚为社会共识,汇成社会主流。但也应看到,极少数人打着“还原历史”“寻找真相”等幌子,采取丑化恶搞等方式,歪曲历史、抹黑英雄、解构崇高,不仅损害英烈光辉形象,也混淆了是非曲直,冲击了主流价值观。这种数典忘祖、自断根脉的言论没有市场,不得人心。历史不能遗忘,英雄不可诋毁,捍卫英雄就是捍卫我们的精神高地,崇尚英雄就是守住我们民族的根与魂。新的时代背景下,让英雄精神焕发新的光彩、融入民族血脉,依然十分重要而迫切。
让英雄精神融入民族血脉,我们才能始终筑牢价值基石。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回望历史的天空,无数先烈和英雄们,他们以身许国的壮志、造福大众的情怀、舍己为人的抉择,不仅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也树立了价值的标杆。穿越时空,英雄精神像一束束澄明之光,照亮今天人们的心灵,带来深刻启示。
身处转型期社会,徘徊于五光十色的精神世界,焦虑于种种道德滑坡、价值失范现象,人们更加需要指引方向的坐标系,强烈呼唤崇德向善的正能量。青史之上,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书写着英雄们对祖国的忠诚、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对真善美的追求。走近英雄,品读他们的事迹,感悟他们的境界,也是思想净化、精神补钙的过程。以英雄精神滋养心灵,我们在利益诱惑面前,就会多一些精神的守望;面对功利与浮躁,就会多一些沉着的定力;在社会交往之中,就会多一些友善的暖流。让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蔚为风尚,我们的社会就会多一些清风正气、少一些歪风邪气,多一些奋发之志、少一些颓靡之风,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气神。
让英雄精神融入民族血脉,我们就能不断激发前行力量。今天的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前进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们既有天翻地覆今胜昔的豪情,也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鞭策。“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这是我们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力量之源。
实现我们的梦想并非易事,其中有实力与能力的考验,更有意志与精神的比拼。有什么样的精神,就能产生什么样的力量。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何愁不能汇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之力?树立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何愁不能啃下难啃的硬骨头、闯过难涉的险滩?激发舍我其谁、勇于任事的担当精神,何愁不能开创万马奔腾、百舸争流的新气象?赓续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优良传统,何愁不能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把英雄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我们就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一路开拓向前。
诗人曾说过:英雄不是点燃的蜡烛,而是一束纯净的阳光。蜡烛有燃尽的时候,而英雄的精神将会永存。烈士纪念日,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向着未来的坚定出发。让英雄丰碑矗立心中,让英雄精神薪火相传,我们接力前行就有了无比强大的力量,就一定能把先烈矢志奋斗的复兴伟业推向新高度,让美好的梦想绽放在中国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