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7月9日讯 (记者 吕宁丰 实习生 周密)记者近日从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获悉,该馆收集到了两份70多年前的珍贵档案,从中可以了解到美国友好人士贝德士当年在金陵大学的任教经历,以及南京高等教育发展历史。
金陵大学是美国基督教会在南京创办的教会大学(南京大学前身)。这两件档案,一件是私立金陵大学入学规则,时间是民国十八—十九年(1929—1930年)。另一件是金陵大学教务处向每一位授课老师发出的一份公函。当时贝德士任历史系教授,这份给贝德士的公函,要求他划定学生入学考试范围,以及学生上课时选用图书名单。贝德士用铅笔书写了一段英文及本人亲笔签名。译成中文的意思是:“此事陈先生、王先生已经给我讲过了。”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说,贝德士是美国人,在金陵大学历史系任教,曾任金陵大学副校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他和拉贝、马吉等筹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参与救援难民的工作。1941年5月他离开南京回到美国后,发表讲演,揭露日本在南京的殖民政策与战争暴行。战后他曾作为证人出席东京与南京对日本战犯的审判。
作为名牌大学,金陵大学每年的学费是多少?翻阅金陵大学入学规则,记者发现该校上学费用分为:学费、膳费(伙食费)、住宿费、杂费、实验费、特别费等6大块。大头是学费45元、膳费40—50元;其次是实验费,化学10—12元,物理学5—9元,生物学、农林科1—3元;住宿费最贵10元,最低7元;杂费包括体育费、医药费、图书费、校刊费、学生会费等,共计20元;特别费包括报名费2元、入学保证金4元。各项费用加起来,一年总费用是130—150元左右。吴先斌介绍,这里的“元”是指银元,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袁大头”。按照当时的收入和物价水平,几个银元可以吃一桌宴席,几百个银元可以买一座四合院,“当年在南京上大学费用很高,一般人家难以承担。”吴先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