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家属“哭墙”前的祭奠

2015年04月06日 08:55:14 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

4月5日,观众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灾难之墙”前参观凭吊。新华社记者 孙参 摄

  新华网南京4月6日电 (记者 杨绍功)“亲爱的妈妈,儿子和家人现在过得很好,你安息吧!”82岁的幸存者佘子清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哭墙”前边跪拜边向母亲告慰。5日,50多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和遇难者遗属、部分史学家和日本友好人士在这里举行清明祭扫,悼念被侵华日军杀害的遇难同胞。

  祭扫开始前,飘零了一早的细雨忽然停了,倒春寒的冷风吹动着“哭墙”边刚吐出嫩芽的桑树。幸存者和遇难者遗属在刻有10505名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姓名的“哭墙”前焚起香烛、献上花圈。9时30分祭扫仪式开始,人们在低沉的音乐声中向遇难同胞默哀1分钟。

  这是去年国家公祭日之后,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首次民间悼念,也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哭墙”建立20年来的第20次“死难者清明祭”。

  87岁的幸存者向远松身板挺直地走到话筒前,代表幸存者和遇难者遗属发言。他说,“哭墙”上刻着遇难亲人的名字,让他们有了灵魂的归宿,这是对遗属的慰藉。清明节在“哭墙”前祭祀,不仅是为了告慰亲人,更是为了呼吁制造历史悲剧的始作俑者以史为鉴。

  人群中,向远松的女儿向绍荷听着父亲的讲话,握紧了手中印着伯父遗像的册子。她的伯父是大屠杀遇难者中为数不多留下照片的人。在那张纸边已经发黄的遗像上,有日本铭心会南京友好访华团团长松冈环自2012年4月4日以来的4个签名。“每年一个,这对我们的亲人也算一种告慰。”向绍荷说。

  第85次来华的松冈环,至今已有6次参与遇难者的“清明节祭”。她在仪式上对遇难者表示了深切的悼念。提到那一年一个的签名,她显得有些激动:“遇难者家属年年找我签名,是因为他们的心灵没有得到抚慰,我也希望日本政府能端正历史观,向遇难者和他们的家属作出真诚的道歉。”

  86岁的夏淑琴老人带着孙女和曾孙向“哭墙”上的亲人敬香祭拜,这位曾经代表幸存者为国家公祭鼎揭幕的老人,面对“哭墙”跪在祭案前紧闭着嘴唇。“为了告慰遇难同胞,我们将继续为历史作证。”她在祭祀后对记者说。

  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清明祭”表达的是南京人对历史的沉痛记忆,祭奠遇难同胞是为了铭记历史、开拓未来,也是为了表达我们追求和平发展的决心。

  仪式结束后,在纪念馆参观的游客涌到了“哭墙”边。来自北京的初一学生谢欣雨把1支白菊轻轻地放到墙根下,她与母亲特意赶在清明节到纪念馆来悼念。“这是我们民族的伤痛,我们不会忘记。”她说。

  据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统计,国家公祭日之后,社会各界到这里来表达悼念的人数迅速上升,仅今年一季度纪念馆已经接待约150万人,是去年同期的两倍。清明节期间,每日进馆人数达3万以上。

0100900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4126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