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铜像落成

2014年12月12日 09:41:11 来源: 南报网
分享到:

  铭记“母亲”苦难,不让历史重演

参加揭幕的市民向李秀英铜像敬献鲜花。记者 王成兵 实习生 秦子渊摄

  南报网12月12日讯 (记者 马道军) 昨天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逝世10周年,当天,她的铜像在雨花功德园落成揭幕。据悉,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塑铜像,这还是首次。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陷南京。时年19岁的李秀英怀有7个月身孕,与父亲一起躲进南京一处国际安全区。12月19日,3个日本兵闯进国际安全区,企图对她图谋不轨。在与日本兵殊死搏斗中,李秀英身中37刀。日本兵走后,李秀英的父亲将她送进南京鼓楼医院,经医治得以保存性命,但肚子里的孩子因此流产。

  坚强活下来的李秀英,是见证日军暴行的“活证据”。“1947年,南京军事法庭公审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时,李秀英曾出庭作证。此后还远赴日本,控诉日军暴行。面对日本右翼势力的诽谤,她毅然向日本法院提起名誉权诉讼。直到去世前,她还坚持打南京大屠杀受害者损害赔偿案官司,并为此讨回公道。”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会副会长经盛鸿说。

  李秀英铜像的设计者是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钱为。“铜像最难的是如何将李秀英当年脸上留下的伤疤在铜像上表现出来。”钱为说,“伤疤表现不好,就会破坏整体的美观。我们就利用一些高低不平的处理、或是凹线来反映伤疤,塑造‘母亲’慈祥而又饱经沧桑、无比坚强的面容。”

  眼前的李秀英铜像高49厘米,宽37厘米,厚31厘米,是一座半身像。铜像下的碑座呈多棱形状,上面刻有“母亲”两字,同时还刻有“纪念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的字样。钱为解释说,多棱形碑座,象征折断的日军刺刀,李秀英青铜塑像矗立其上,寓意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力量。

  碑座上“母亲”二字的题写者,是著名书法家孙晓云。“李秀英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她孤身反抗日军,后又挺身而出,出庭作证,控诉日军罪行,是一名坚强的母亲。”孙晓云坦言,铭记“母亲”,希望李秀英这位母亲安息,希望祖国母亲越来越强大。

  李秀英育有9个孩子。她的铜像立起来,最高兴的莫过于老人的儿女。“母亲是个英雄,很坚强、勇敢。”李秀英的女儿陆玲告诉记者,母亲从没放弃过为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作证,甚至两次远赴日本,控诉日军暴行。当时,很多日本人听得动容,甚至有日本人要出钱给母亲养老,都被母亲拒绝了。

  “母亲告诉这些日本人,她有国家,还有9个儿女。她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让世人铭记那段历史,珍爱和平。”陆玲说。

0100900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1361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