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
现有教材中涉及南京大屠杀的内容偏少
2013年底,有媒体称“解放后30多年,南京大屠杀曾在国内教育中长期缺失……”。这一言论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2013年12月19日现代快报封6版以《南京大屠杀历史 早在1957年教科书中就有了》为题,报道了中小学教材中,涉及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内容,但总量偏少。
小学阶段,“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由“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奶奶身上的伤痕引出“南京大屠杀”这一段历史的内容。“人教版”初高中历史教材中,也有“南京大屠杀”相关内容。如初二的历史教材第四单元第十五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中,讲到日本大规模侵略中国的开始,以及“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的内容有两页纸,即76页和77页。高一上学期必修的历史书上,内容比初中还要少一些。
观点
应让孩子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在中小学推行“读本”意义何在?对此,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生表示,日本右翼对南京大屠杀史实的狡辩,掩盖不了日军侵华的残暴历史真相。国家公祭日是凝聚历史记忆的基本举措,通过推行“读本”让孩子们了解这段史实是有意义的,因为把国家苦难的历史通过国民教育体系真实地教给孩子,能让孩子们了解历史真相,并在历史认知中形成命运共同体,同时也能增进国家和民族内部团结,培养爱国情怀。
张生说,现在虽然没有看到“读本”,但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残酷,对青少年或者儿童进行教育时,是有讲究的。“所以,既要推行读本传递历史真相,又要避免使这些残酷的内容对孩子形成创伤记忆。” 现代快报记者 王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