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南京“抗战胜利纪念馆”
初定明年9月竣工
今年初,在南京市建邺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建邺区区长张俊透露了一个消息:今年将加快推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期扩容工程,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旁将建抗战胜利主题的纪念馆。几天前,现代快报记者从纪念馆了解到,该馆目前名字仍未确定,预计明年9月竣工。“明年9月3日,新馆肯定要举行活动。”相关人士这样表示。
新馆很快就会开工
新馆设在纪念馆的和平公园对面、南京云锦博物馆的西侧,扩容工程的总体定位是在该馆现有的“历史”“和平”的两大主题上,扩展“胜利”的主题和内容。据介绍,新馆设有一个胜利广场、一个胜利公园和一个胜利纪念馆(即陈列室、展厅),胜利广场上有“胜利之路”,“建成后,可以从和平公园直接走到新馆的胜利广场,然后沿胜利之路到展厅,胜利之路则半地面半地下,越走越宽。”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新馆预计明年9月竣工,建成后与现在的纪念馆融为一体,现在的茶亭东街有一截将变为纪念馆的一部分,在现在的纪念馆的5号门附近会有一条江汊路往北,然后折向西与江东中路相接。
至于什么时候开工,相关负责人称,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确定后,新馆等级也高了,目前正在补充完善相应程序,具体开工时间虽没有完全确定,但会很快。
主会场设在南京最合适
两个“纪念日”升到国家级层面后,各界关注纪念活动将会以怎样的形式进行。
南京大学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所所长张宪文教授认为,首先肯定要有国家领导人参与,其次就是关于南京大屠杀学术研究的加强。
“出版一些著作,包括画册,让广大民众充分了解历史。”谈及纪念活动,他建议建立一个专家组进行讨论,提交几个方案,便于中央领导选择,而他个人认为,这两个日子主会场放在南京是最合适的,“抗战胜利纪念日,南京是日本签字投降的地方,公祭日,就更毫无疑问了。”不过,他认为, “抗战胜利纪念日可在南京设主会场,同时设两个分会场,分会场设在北京、沈阳比较合适,一个是‘七七事变’发生地,一个是‘九一八事变’发生地,一南一北可以相呼应。”
全国范围的纪念活动最好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顾问、省社科院孙宅巍研究员强调学术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更深入南京大屠杀史的研究。”
孙宅巍举例,设立“公祭日”,“我们是通过这个日子同时纪念日军暴行下死难的民众,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不应该仅有南京一个主会场,我认为最好多个城市一起举行纪念活动,同时祭奠死难同胞。”他认为,祭奠内容可以有所区别,可是主题不会改变,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所以全国范围内的活动最好,抗战胜利纪念日也这样。”
让民众参与,转化成集体记忆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红教授称,因为这两个国家级层面日子的设定,作为学者一定要加强学术研究,比如中国抗战史等,让真实的历史成为记忆的导向。
同时,他认为在政府领导人的参与下,也一定要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全国各地都要举行相应的悼念仪式,从而把国家层面上的记忆转化成集体记忆,这点很重要。除此之外,他称,要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变成一个世界性的瞩目点,因为它是世界反法西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公祭日也是世界性的,全世界有义务共同记忆,“官方记忆、民间记忆结合才是集体记忆,中国元素与世界元素融合才是共同的目标。”